历法常识
历法来源于天文。古人以昼夜交替的周期为一「日」;以月亮的盈缺变化周期为一「月」,现代称为朔望月;以地球绕太阳一周的时间为一「年」,现代称为太阳年。
所谓历法,通俗来讲就是安排年、月、日的方法,规定一年有多少月,一月有多少日,而每年的第一天定在什么时候等等。在历史的进程中出现过三种历法,分别是太阳历、太阴历、阴阳历。以朔望月为单位的历法为太阴历,以太阳为单位的历法为太阳历。在我国古代的历法,则是采用阴阳合历。
在阴历中,一年十二个月,有六个大月各三十天,六个小月各二十九天,全年总共三百五十四日,而在阳历中,一个回归年为三百六十五又四分之一日,较阴历中的十二个朔望月多大约十一日,累计三年便会相差一个月的时间,因此古代每三年就需要闰一个月,使得阴历的平均长度约等于阳历。然而三年一闰未能补齐,而五年两闰则又使得阴历较阳历的长度多了一些,因此古人在后来的历法修正过程中,规定十九年共闰七个月,即十九个回归年等于十九个阴历年加七个闰月。
关于闰月的安排,一个节气加一个中气约为三十天半,大于一个朔望月,所以每月的节气和中气会较上月推迟一至两天,推迟至某月只有节气而无中气,即以该月份置闰。
二十四节气
虽然阴阳历的出现,使得阴历的平均长度接近回归年,但因为三年一闰的方式使得气候变化在阴阳历上不能完全体现出来。而我国作为农业国家,古时候农事季节的掌握至关重要。因此,二十四节气便产生了。古人将二十四节气分为节气和中气两种,每一月前半月称为节气,后半月称为中气。
节气,本质上是将地球绕太阳运动的轨道平均分成二十四份,每个节气代表轨道上的一个固定位置。而从时间上来说,由于地球公转的速度是不均匀的,这就导致了有的节气占十四日多(冬至前后),有的节气占十六日多(夏至前后)。
二十四节气属于阳历系统,它与朔望月配合使用,是中国阴阳历的一大特点。其名称和顺序如下:
正月:立春,雨水 二月:惊蛰,春分 |
年、月、日、时的安排
在我国古代,关于年、月、日、时,均采用十天干及十二地支进行记录。
干支纪年兴自东汉,以一个天干配一个地支,天干在前,地支在后,排尽所有组合,共有六十对,始于甲子,终于癸亥,可以不重复地记录六十年,循环往复。每一年的开始,称为「岁首」,自秦汉以后,岁首统一放在立春逢朔之日。
干支纪日,同样以一个天干配一个地支,六十甲子周而复始。从古籍中可以考证,春秋时代的纪日干支,与现在的纪日干支是一脉相承的。
干支纪月与年和日不同,地支在月上的顺序是固定不变的,正月为寅,二月为卯,……十二月为丑。至于月令的天干则可以根据古人总结的「五虎遁」口诀进行确定。
五虎遁歌诀:
甲己之年丙作首,乙庚之岁戊为头, |
古人将一天划分为十二个时辰,分别为子时、丑时、寅时、卯时、辰时、巳时、午时、未时、申时、酉时、戌时、亥时,其中以子时为一天的开始。古时候的一个时辰等于今天的两个小时,因此子时对应如今的时间,即夜晚的23:00~1:00。至于时辰的天干则可以根据古人总结的「五鼠遁」口诀进行确定。
五鼠遁歌诀:
甲己还加甲,乙庚丙作初。 |